在印刷生产过程中,用照相方法或电子分色机所制得并作了适当修整的底片,在印刷前印成校样或用其他方法显示制版效果的工艺。目的是确认印刷生产过程中的设置、处理和操作是否正确,为客户提供最终印刷品的样品,并不要求在视觉效果和质量上与最终印刷品完全一样。打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方法,即打样机打样、(色粉)简易打打樣样、数字打样。

   最传统的也是最可靠的一种打样方法。它使用与正式印刷机相似的设备、印版、纸张和油墨,但打样机一般都是单色或双色机(一次运行只能得到一种或两种颜色),自动化程度不高,需要很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,而且必须事先制作印版,因此打样机打样效率低RP 、需要恒温恒湿环境控制、成本较高。这种打样方法在中国、日本等国家应用广泛。

   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获得影像和彩色的打样技术,主要有叠层胶片打样和色粉打样两种。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分色网点胶片(如黄版)与附着在胶片或纸张底基上的感光高分子涂层叠合(采用抽真空的方法),通过分色加网胶片一侧用紫外光源进行曝光,使曝光部分成为不可溶或失去黏着性,然后经过溶液显影或色粉显影,即可得到彩色影像。所不同的3D列印是,前者使用分别携带有黄、品红、青、黑颜料的感光高分子涂层的四张胶片,将曝光、溶液显影处理后的胶片叠合在一起即可得到一张透射型彩色样张;后者使用一张与实际印刷品相同的纸张,将无色黏性高分子涂层(类似于不干胶)附着在上面(采用专用的覆膜机),经过曝光、色粉显影处理,重复四次,即可得到一张反射型彩色样张。色粉打样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,在欧、美等国家应用广泛,但由于成像过程与实际印刷过程相差甚远,很难做到样张与印刷品完全一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b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